荊楚網(湖北日報網)訊(通訊員向雙)在鄂西邊城來鳳縣,臘肉不僅是當地人餐桌上的美味,更是承載著地域特色的產業符號。
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,來鳳縣中小臘肉加工企業面臨產銷對接不暢、政策享受不及時等難題,該縣今年探索實施“稅i看”涉稅數據應用項目,以精準的數據服務為這些企業破解發展瓶頸,讓深山里的臘肉香飄向更廣闊的市場。
數據“畫像”,為企業精準“把脈”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“以前總覺得自家臘肉品質好,但就是找不到擴大銷路的突破口,多虧了‘稅i看’,幫我們看清了問題所在……”恩施州臘冬至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唐浩碧感嘆道。
這家成立于2019年的小微企業,以傳統工藝制作土家臘肉,產品在本地小有名氣,但多年來一直停留在“小打小鬧”的規模。
在推進“稅i看”項目時,該縣稅務局首先將目光投向了這類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微企業。通過提取企業近三年的所得稅申報數據、發票開具信息、增值稅繳納情況等涉稅數據,為該公司繪制了一幅清晰的“經營畫像”。
報告中不僅清晰呈現了企業的營收波動規律、成本構成比例,更通過與同地區、同行業企業的數據比對,指出了其在原材料采購效率、銷售渠道拓展等方面的短板。
靶向施策,架起資源對接橋梁
基于“稅i看”的精準數據支撐,來鳳縣稅務局并未止步于“指出問題”,而是進一步為企業量身定制了幫扶方案。
針對臘冬至食品公司原材料采購集中的問題,稅務工作人員一方面結合涉農稅收優惠政策,為企業講解農產品收購發票的規范使用方法,幫助企業“輕裝上陣”;另一方面,通過共享稅務部門掌握的產業鏈數據,為企業牽線搭橋,幫助其與上游企業達成“錯峰采購、以銷定產”的合作協議。
“現在我們與養豬場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,每個季度根據銷售計劃分批采購,資金壓力小了,原材料品質也更有保障。”唐浩碧算了一筆賬,通過優化采購模式,企業的資金周轉效率不僅提升了,生產成本也降低了。
產業升級,激活區域經濟動能
在來鳳縣,像恩施州臘冬至食品有限公司這樣受益于“稅i看”項目的企業并非個例。自“稅i看”項目推行以來,稅務部門已為轄區內50余家中小微企業生成了定制化“稅情報告”,涵蓋了生姜、藤茶、特色養殖等多個本地特色產業,幫助企業解決各類發展難題。
如今,走進臘冬至食品公司的新廠房,更先進的生產線正有序運轉,包裝車間里印有“來鳳特產”字樣的產品即將發往全國各地。唐浩碧感慨道:“‘稅i看’不僅幫忙打開銷路,更讓我們看到了把家鄉味道做大做強的希望。”
來鳳縣稅務局負責人表示,將繼續深化“稅i看”項目應用場景,計劃將社保繳費數據、出口退稅數據等納入分析體系,為更多中小微企業提供從政策輔導到資源對接的全鏈條服務,讓涉稅數據的“金鑰匙”,打開更多市場主體的發展新空間。